僜人婚俗
僜人一直保持着一夫多妻的家庭社会,一个男人多则有几十个老婆,少则也有两三个老婆,他们实行的是买卖婚姻,一个男人娶多娶少完全取决于个人家庭的经济实力。现任察隅县下察隅镇沙琼僜人村的村党支部书记阿罗松先后娶了5个老婆,其中买了3个,转房1个。后来他入了党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后,身边只留了一个老婆,其余都让他们出去单过了。按照僜人的规矩,男人一般都没有做上门女婿的习惯,长大成人娶上媳妇后另立门户单独过日子了。女人则必须出嫁,不能待在家里,这是他们的一种婚姻习俗。僜人妇女根据其部落或者姓氏的高低贵贱分许多的价码,出身高贵的姑娘,身价要比其他姑娘高,要娶一个比较富裕、姓氏高贵,而且长得很漂亮的姑娘为媳妇,花费要大一些,至少要用20至30头的巴美牛,相当于40至60头的黄牛,而且还要送几十头猪以及野兽肉、老鼠肉、鱼等。娶一个身价低的媳妇花费相对少得多,有的甚至五六头牛,十来头猪及少许彩礼就可以娶到手。
僜人也有专门说媒或者做调解的人,叫“嘎贝亚魅”,这种人一般都由德高望重的男人来充当,媳妇的身价根据习惯,由媒人与女方家协商确定。给女方家里送的牛、猪及东西,其中一大部分称作“伏努”,是付给女方父母的养育费,或者叫流在女儿身上父母的血和骨肉的钱,按照僜人自己叫法即“日布流”。其余部分的牲畜及东西,女方家里都要返送男方家里作为陪嫁财物,如刀子、宝剑、枪、铜锅等东西。僜人翁婿之间送礼有许多讲究,岳丈送给女婿的礼品一般都是宝剑、火药枪、刀子之类,女婿给丈人送的礼品基本是猪、牛及铜锅等。双方商定的牲畜及东西基本上送齐了,姑娘才可以正式接到新郎家里来,在丈夫安排的一间房屋里单独住下来,丈夫则轮流到自己媳妇处过日子。
僜人几个老婆中一个是作为正房,丈夫多数日子与正房过。僜人的房子修的与其他民族不一样,大约宽三四米,长几十米,里面隔成数间十来平方米大小的单间,除留一间用于客房外,其余分给自己的女人们住。客房里面挂满了各种牲畜、野兽头骨,用来显示家庭的富裕。
男方除了向女方家送够双方商定的牲畜及物品外,女婿还要经常给自己媳妇的父亲、兄弟及直系亲属送东西。据说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的媳妇家,还不敢要女婿送太多的东西,因为那就意味着要返还男方家更多的牲畜及物品,据说有些身价比较高的姑娘也有嫁不出去的情况存在。
僜人妇女一般不吃牛肉和猪肉,只吃野兽肉、鸡肉、麻雀肉、老鼠肉和鱼肉,个别生了两三个小孩的妇女可以吃猪肉,但牛肉一辈子都不能吃。中年妇女在亲兄弟、亲表兄家里不能吃肉。僜人妇女不准在家里生孩子,孩子必须在野外生了以后才可以抱回家里来。僜人妇女生育期间主要吃苦荞糊糊,而男人则杀猪宰鸡大补身子,这种生育习惯被形容为“女人生孩子,男人坐月子”。当地习俗认为男人不坐月子会影响后代,生了男孩丈夫更要好好补身子。传统习俗认为姑娘嫁过来以后,女孩生的多,说明会给男方家带来财运,女婿还要给媳妇家赠送物品,如果男孩生的多的话,媳妇家还要给女婿退还一部分东西。
如果姑娘嫁过来后丈夫死了,或者与丈夫不和分居了,那么这个媳妇除非本姓内部的男人,而不得另嫁给异姓的男人,如果嫁给异姓的男人的话,必须要原价退赔或者要高出原价给夫家进行赔偿。
僜人的衣饰
传统的僜人衣服多数是自产自用的麻织品,也有少量是棉织品,除使用原色麻线外也把麻线染成红黑两色。一般在织前染色,用树皮作染料,也有的用松树加高粱壳作染料。纺织工具十分简单,只是几根木棍和窄木板,把经线一端的木棍用两个小木桩固定在地上,把经线另一端的木棍拴在织布人的腰间。织布人坐在地上,把经线拉平拉紧,用木板穿分经线或先用细木棍穿分后再引入木板,把木板侧立后提起半数经线,用一根短棍作梭绕上纬线沿木板穿梭,然后用板拍紧纬线,如此来回往复交织。
近些年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大多数都是用腈纶制品代替麻织品。由于其居住地四季如春,四季不太分明,所以僜人服饰基本上只有一种。
僜人男上衣是对襟无领无扣的长坎肩(长及膝部),有的穿白衬衣或小背心。有的披一条宽约1 米、长2 至3 米的披肩,从胸前交叉披向腰后,白天可御寒,夜晚可覆盖。男青年颈上一般戴银质项圈,有的戴兽骨。青年男子上身穿无领无袖对襟衫,下着短裤,头戴竹笠,赤脚。成年男子留长发,在头顶系结,再用约6尺长的布带缠头,布带分白色和黑色,青年男子用白色布带缠头,年长者用黑色布带缠头。左肩斜挎一把长约一尺半的砍刀,刀把雕刻有花纹,右肩斜挎一个装烟杆的挎包。刀和挎包是僜人随身佩带之物,是男子必备的用具和武器,也是最具特色之处。
僜人妇女的服装鲜艳、美观。女子的上衣短而瘦小,以黑色为主加彩色条纹几何图案,无领、无袖,长及胸,遮不住腰,小臂和肚脐裸露在外。大多数女子很少只穿这种衣服出门,通常还要披件色彩绚丽的披肩。下身着长至脚踝的五颜六色筒裙,有各种条纹图案,近看交叉起伏,远看似波涛滚滚,似鱼鳞龙纹,银光闪闪,筒裙分两层,用布带扎结,腰身纤巧细小,下摆宽大。妇女头饰挽发髻盘于头顶,发髻稍大、似椭圆状漩涡形,发髻上插上雕花银簪,银簪上垂数条细银链,前额上方佩带一种叫“格崩”的长条椭圆形、形似柳叶状的银片,上雕有细密的太阳、月亮图案的花纹。胸前常佩带三种形状不同的饰物:一种叫“八纹得刚”,其形核桃般大小,形似灯笼状,代表吉祥,一般20只左右穿在一起;一种叫“阿仍”,是多根细环绕在一起的直径约40厘米的银圈;另一种是将银元凿洞,串联在胸前。僜人妇女普遍喜欢外形粗大,做工精巧的手镯。这些装饰品除银币外全部用纯白银制作。
僜人历来把银饰视为高贵、富有和华丽的装饰品。一个盛装的僜人妇女一身珠光宝气,走起路来环佩叮当,别具风采。
僜人成年男女均戴比较大的耳环,他们认为耳环是一种装饰美。僜人老妇颇为喜欢叫“勾达白”的大耳环。耳环外沿直径可达五六厘米,底部也有3厘米。耳环是空心的,壁很薄,但体积大,每只重达30-50克。僜人不论男女,幼年时期就由长辈用油松针或竹针将耳垂穿透,再将芭蕉叶卷成细卷穿进耳洞,待耳洞扩张到一定程度,再用新鲜的细竹管替换芭蕉叶,穿进去之前将竹管切开一条缝,竹管干后慢慢扩张,如此反复使用,耳洞渐渐扩张,直到能放进硕大的耳环。
僜人无论男女,出门总喜欢在肩上挎一个用棉织成的挎包。挎包色彩鲜艳,风格淳朴,将凿出洞的银币,有序地编织于包带上,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挎包图案有各种精美的图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僜人的生活习俗
僜人男男女女都喜欢抽烟,他们除了吃饭睡觉外烟袋整天叼在嘴里,烟是他们自种自制的叶子烟,烟袋除了个别人用的银制的外多数都是竹子根和有花纹的木头做的,烟袋做得各式各样,很有观赏价值。男人中也有少数染上了吸食鸦片烟恶习的,鸦片的原料罂粟也是他们自己种植的,他们吸食鸦片的方式比较简单,需要服食时把烟土泡在一个煮烟土的勺子里煮好后与切碎烤干的嫩芭蕉叶丝拌匀,用竹筒制作的水烟袋吸食。虽然鸦片是僜人自己种植自己制作,制作后的烟土几乎都被商人买走,到了每年的二三月份青黄不接时商人以高价售给吸食鸦片的人,为此不少吸食鸦片的人弄得倾家荡产。
僜人是很讲究情面,如果别人或者朋友请他吃饭,他下一次一定会以更高规格的形式返请他们吃饭,如果返请不了,他们会永远将此作为一种耻辱,僜人十分注意“礼尚往来”。
僜人请客很有讲究,他们只招待与自己要好的朋友,一般不认识或跟随朋友一起去的生人前去,他们在招待时会区别对待,所以僜人请客时千万不要身边随便带生人。否则僜人对他们自己请的客人会热情招待,给客人面前摆上吃不完的肉,斟上喝不尽的黄酒,而对跟随客人一起来的生人则不加理睬,弄得生人十分尴尬。他们请客是做了认真准备的。只要请到了你就必须要按时到,如果你失约不去会认为你看不起他们,一辈子记恨你。要想消除他们对你的不快重新与他们和好,也有办法,那就是按僜人的习俗杀鸡宰猪一起吃一顿,互相说些道歉的话来消除误会。
手抓饭是僜人招待最尊贵客人用的一种食品,他们做的手抓饭鲜美可口,很受大家喜欢。后来手抓饭也传到了附近的其他民族之中,他们有时候也把手抓饭作为招待客人或者改善家人口味的一种美食。僜人请人吃饭不做菜,而是把肉剁成一坨一坨,煮熟后堆放在客人面前请客人吃。他们摆放在客人面前的肉是很有讲究的,有些肉专摆放在客人前表示这顿饭是专为客人准备的。假如主人招待客人杀了一只鸡的话,鸡的胸部、腿部以及鸡的肝脏肚子一定会放在客人面前,表示这只鸡是专门为你杀的。僜人请客光叫客人一个人吃喝,他们自己只陪着客人旁边坐,不跟客人一起吃。僜人习惯摆放在你面前的肉能吃就吃,吃不了的他们包起叫客人拿走。客人上门送的礼,他们还会以双倍的东西送还客人。
正在为客人准备手抓饭
据说僜人中有这样的习俗,父辈时代发生过的矛盾和纠纷要是他们在世时没有得到解决,父辈们当着后生面前种下竹子,告诉他们这根竹子长大成材能做弓箭时解决父辈时代留下的矛盾和纠纷也不算晚,这相当于发了毒誓了。他们一般主张自己活着的时候出现的纠纷和官司尽量自己解决,除了万不得已的情况外一般不留给后代。
僜人的信仰习俗
僜人信奉鬼神,以宰杀家畜家禽方式送鬼神或举行祭祀活动。这种形式分大中小不等,举行大型的活动要宰杀很多很头牛、很多头猪、很多只鸡,举行比较小的活动杀一两头牛、一两头猪和几只鸡就可以,有些头痛脑热等小的送鬼神活动形式更简单,用芭蕉叶子里包一些饭,里头放进去一块用火烧好的骨头,挂在外面也可以算一种仪式。僜人送鬼神活动结束后,门口插一根树枝,禁止外人进入,他们自己也不能出去劳动。每次做完大的送鬼祭祀活动后,一般10 多天不能出去劳动,比较小的送鬼活动也要一两天或者五六天不能出去劳动。
僜人的送鬼或者祭祀活动分大中小和一般四种,大型的祭祀活动叫“德阿”,人死后举行丧葬活动叫“达洛”,对病人驱魔或者对家人祈祷求平安叫“卡雷”,为全村人或者全家人祈求平安吉祥或者预防灾害,防止牲畜的瘟疫等祭祀活动叫“可莱哈绕”。僜人有专门主持送鬼神或者祭祀活动的人叫“嘎护”。举行祭祀活动时杀几头牛,宰几只猪不是家里人说了算,而是主持祭祀活动的“嘎护”说了算。僜人的习俗是人死了以后灵魂不是升天而是入地,因为他们认为五谷六畜是从土地上生长的,灵魂入了地,死者才可以得到生前一样的享受。所以他们在灵坛里架设给死人的梯子也是倒架的。相反他们说天是空的,什么东西都没有,要是死人的灵魂跑到天上去了,不仅吃不到饭穿不上衣服,甚至会饿死在天上的。因此他们在为死者祭祀时就会杀牛宰猪,想方设法把死者的灵魂打入土地里,不让游荡在世上。嘎护也会做出一些与死者灵魂摔跤的样子说,你们杀的牲畜少了,不能够把死者的灵魂打入地里,还需要继续杀牛宰猪。家人必须要按照嘎护的要求来做。事实上,丧事费用的多与少取决于嘎护对家人招待的满意与否,如果嘎护满意家人对他的招待,也不会让你花费更多的钱财,事前准备的丧葬物资基本足够,否则会叫你花费更多的冤枉钱。所以,对嘎护的招待必须是十分小心的。